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超级教师2全集免费观看,狠狠色噜噜狠狠狠,91精品一区二区,海水苦泪水甜,亚洲国产精品动漫,国产a级黄色

甘肅省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0931-8712377 郵箱: gsjbzx@12377.CN
首頁 > 評論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白銀防震減災實踐新篇章
時間:2025-05-09 10:34:00 來源:白銀市融媒體中心

白銀市地震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國家安全體系和應急管理作出系統部署,明確提出“強化基層應急基礎和力量,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這一要求為新時代防震減災工作指明了方向。白銀市地震局黨組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扎實推進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切實提升基層應急能力,著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握防震減災工作新要求

一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風險防控意識。全會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要求將防震減災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白銀市地處祁連山地震帶邊緣,歷史上周邊曾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如1920年海原8.5級地震、1990年景泰——天祝6.2級地震),必須深刻認識地震災害的突發性和嚴重性,牢固樹立“防大震、搶大險、救大災”的底線思維。

二是推進治理模式轉型,深化“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我市地震活動斷層發育豐富,潛在地震風險較大,廣大群眾防震減災意識還不夠強,防震減災工作需要以“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為指導,將防震減災工作重心前移,加強風險隱患排查和科普宣傳,提升全社會防震減災能力。

三是加強基層應急能力建設,筑牢人民防線。全會指出,基層是防災減災救災的第一線。需要我們認真落實《關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意見》,推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基層防震減災網絡。

基層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調研成果分析

一是成效與經驗。通過實地調研,當前我市基層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活動形式創新,白銀市在2024年4月舉辦了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普及地震知識,吸引全市大中小學校師生共同參賽。應急演練常態化,白銀區等地組織學校、醫院、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扎實開展了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提升特殊群體自救互救能力?!熬€上+線下”融合宣傳,利用戶外電子屏、微信公眾號等媒介推送防震減災知識,結合“安全生產月”“防震減災宣傳周”等節點開展集中宣傳。

二是存在主要問題。調研發現,我市基層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還存在以下主要問題?;鶎有麄髁α勘∪?,部分鄉鎮、社區缺乏專業科普人員,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內容同質化嚴重,針對性不足。公眾參與度低,調研顯示,僅38%的受訪者能準確描述地震避險要點,農村地區老年人對防震減災知識的掌握尤為薄弱。科普資源分布不均,城區科普場館、宣傳設施相對完善,但偏遠農村地區缺乏固定宣傳陣地,依賴臨時性活動??萍假x能不足,地震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單一,基層應急響應機制與數字化技術融合度不高。

貫徹全會精神,推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高質量發展

一是強化理論武裝,構建“大科普”工作格局。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震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納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通過專題研討、專家講座等形式,提升領導干部的政治站位和專業素養。聯合教育、科技、文旅等部門,建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聯席會議制度,統籌資源、形成合力。推廣“防震減災+”模式,推動科普宣傳與文化、教育、社區治理深度融合。

二是聚焦基層需求,創新科普宣傳模式。實施“精準科普”工程,針對農村、學校、企業等不同群體,開發差異化科普產品,為中小學生設計互動式防震減災課程。拓展宣傳陣地,在社區、農村建設防震減災科普角,配置應急避險模擬設備;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村振興大講堂等平臺開展常態化宣傳。強化科技賦能,推廣“隴小佑”等IP形象,制作情景劇、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作品,提升公眾參與感。

三是夯實基層基礎,提升應急響應能力。加強防震減災科學傳播師隊伍建設,培訓鄉鎮和村級、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打造“永不撤離的宣傳隊”。指導基層修訂地震應急預案,加強預案演練,重點檢驗“叫應叫醒”機制和部門協同能力。加快地震預警終端在學校、醫院、商場等公共場所的部署,強化預警信息發布后的應急演練,探索與電梯、燃氣等系統聯動,實現“預警信息+應急處置”一體化。

四是深化風險防治,筑牢安全屏障。加強隱患排查,聯合自然資源、住建、應急等部門,開展地震活斷層探測和建筑物抗震性能評估,建立風險隱患數據庫。嚴格執行新建工程抗震設防標準,實施老舊房屋加固改造,提升城鄉建筑抗震能力。結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地震安全保障,防范次生災害風險。

保障措施: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將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建立“一把手”負責制,層層壓實責任。二是加大資金投入。統籌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支持科普場館建設、應急演練和技術研發。三是加強法治保障。推動防震減災法、防震減災條例的宣傳貫徹,明確部門職責和公眾義務,為科普宣傳提供法律依據。四是嚴格督導考核。探索建立督查機制,加強對基層科普宣傳工作的指導,督導各級各部門有效落實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職責。


責任編輯:唐占霞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 128320001 不良信息舉報: 0943-8229929 郵箱:191187564@qq.com
網站備案:隴ICP備17004671號-1 公安備62040202000275號
白銀視線網舉報電話:0943-8229929 郵箱:1911875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