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娟
近年來,白銀市以“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新風”為突破口,在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之間架起橋梁,讓婚姻回歸情感本質,為鄉村振興注入清新之風。
曾幾何時,彩禮承載著禮尚往來的美好寓意,卻在攀比之風中逐漸異化,不少家庭因婚致貧、因婚返貧。更令人憂心的是,物質化婚戀觀侵蝕著婚姻的情感根基,甚至引發家庭矛盾。這一現象的背后,既有傳統觀念的慣性束縛,也有鄉村振興進程中城鄉發展不均衡的現實折射。
破解高額彩禮沉疴,需制度剛性約束與文化柔性浸潤同向發力,打出組合拳。
——制度引領立規矩。出臺《婚俗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將彩禮限額納入村規民約,明確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帶頭承諾彩禮不超過5萬元;民政部門建立婚姻登記“紅黑榜”,對踐行新風家庭給予創業貸款、積分超市等政策傾斜。
——文化浸潤樹新風。組建“移風易俗宣講團”,用方言快板、微電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述“高彩禮毀掉好姻緣”的真實案例;打造“集體婚禮”“家風禮堂”等新儀式,讓簡約婚禮既有“文化味”又有“儀式感”。
——產業支撐固根本。著力發展特色種植、鄉村旅游,幫助農村青年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夯實家底,從根源上緩解“嫁女養老”的經濟焦慮。
破陋習樹新風,既需久久為功的定力,更需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的智慧——唯有讓文明新俗扎根生活、照進現實,方能繪就物質與精神共富的鄉村振興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