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銀,有這樣一位文化工作者,她很早的時候就因磚刻作品在省內外聞名。于藝術,她孜孜以求,潛心鉆研,長期在版畫、篆刻、工藝美術創作上下功夫,努力追尋著各門類藝術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了自己的作品風格模式和創作特點;于群眾文化工作,她親力親為,不負使命,在專業書畫展覽、公益講座培訓、送文化下鄉等活動現場時常能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就是白銀市文藝社科領域(文化藝術)首席專家陳慧霞。
陳慧霞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甘肅省美協、甘肅省書協會員,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白銀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時光如梭,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陳慧霞從來沒有停歇過。自1998年調入白銀市群眾藝術館以來,她扎根白銀群眾文化工作中,完成多項重大文化項目工作,實現著她自己的追求。
陳慧霞的版畫、篆刻、國畫、工藝美術作品曾多次在全國、省、市大賽中獲獎。多年來,她在鴕鳥蛋雕藝術品創作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多次代表白銀市參加全國文化產品博覽會、旅游產品博覽會、文化產品交流會等。多年來,她不怕苦、不怕累,默默地為白銀的文化事業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抓住重點,完成多項重大文化項目
在白銀市2010年第三次、2015年第四次、2020年第五次全國文化館(群藝館)評估達標工作中,陳慧霞連續三屆負責市群眾藝術館評估工作的指導、資料整理、初評、自查自評、修訂完善市群藝館各項工作制度、指導縣區完善評估達標工作。經國家和省文化廳驗收組評估驗收,2011年、2015年、2020年市群眾藝術館均被文旅部評為國家一級文化館。
2013年,在全省文化資源普查和分類分級評估工作中,陳慧霞負責白銀市文化資源普查及分類分級評估工作的總聯絡、協調、匯總、審核等工作,為白銀市更好開發利用文化資源打下了良好基礎。
2018年,白銀市文廣局增派 “三區計劃”文化工作者到各縣區參加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工作,陳慧霞被派往景泰縣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創建工作。在此期間,她跑遍了景泰縣三館及各鄉鎮文化站(文化活動室),對該縣的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工作進行指導,并深入基層開展民間藝術的傳承與保護輔導培訓等工作。
守正創新,藝術創作成績突出
陳慧霞經常深入基層,廣泛收集創作素材,挖掘白銀文化資源,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獲獎。她的鴕鳥蛋雕工藝品獲第四屆省文博會甘肅文化產品金獎、第二屆甘肅省民間文藝“百合花獎”銅獎、第四屆甘肅省民間文藝“百合花獎”優秀獎、白銀市鳳凰文藝獎一等獎;剪紙作品獲甘肅省民間剪紙藝術展一等獎;版畫作品獲甘肅省第五屆版畫展二等獎、省第三屆群星獎銅獎、省第四屆群星獎三等獎、省兩館專業干部美術書法作品展二等獎;篆刻作品獲甘肅省第四屆科技界書畫攝影展一等獎、全國群眾書畫攝影展優秀獎、中國龍文化書畫攝影展優秀獎、白銀市鳳凰文藝獎三等獎、省兩館專業干部美術書法作品展優秀獎。
滿腔熱情,全心服務群眾文化事業
在群眾文化工作中,陳慧霞積極參加白銀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局、市文聯等部門組織的各項大型文藝演出活動,擔任舞臺監督、劇務、導演、舞美設計等工作,并多次被邀請擔任有關展覽賽事活動的評審及評委工作。
在白銀市文化館開展的公益性藝術培訓輔導工作中,她獨立承擔書法、國畫、剪紙培訓輔導工作。自2010年以來,在十多年的培訓工作中,她兢兢業業、無私奉獻,采取理論和實踐、體驗和訓練相結合的方式,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豐富的教學經驗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少兒藝術人才。
身體力行,推動白銀民間文藝事業發展
自2014年擔任白銀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以來,陳慧霞認真組織挖掘白銀市的民間藝術資源,注重民間藝術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民間藝術傳承保護,多次策劃組織各類民間藝術展覽、培訓活動,并堅持組織開展民間藝術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等活動。她始終秉承“民間藝術從娃娃抓起”的理念,為加強民間藝術的普及與傳承作出了積極貢獻。
陳慧霞積極組織剪紙、刺繡、手工制作等優秀傳承人、手藝人和民間藝術家深入基層開展公益培訓活動,手把手教留守婦女學手藝,讓她們在照顧老人和孩子的同時,學做一些手工藝品補貼家用,不但讓手藝人實現了自我價值,也為推進鄉村振興奉獻了力量。
陳慧霞還利用多方資源,先后邀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甘肅省優秀專家學者來銀授課講座,為白銀民間藝術工作者和愛好者搭建了交流的平臺,讓我市民間藝術家們開闊了眼界和創作思路,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白銀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黃武)